VIP
连续签到5天送VIP
三倍流畅播放
1080P蓝光画质
新剧提前看
立即体验
上传
看过
客户端

三明龙船歌的前世今生

2020-5-17 19:41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3113| 评论: 0|原作者: 邓跃华|来自: 131330181200310

摘要: 一、文化涵盖 一种文化的起源、传承、演变与发展,跟历史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。从始至终,先来后到,说到端午划龙船纪念屈原,还得先说龙舟文化的起源,没有行舟更谈不到龙舟文化。根据收集到的资料,可以从史书中找 ...
四、梅列说

四、梅列说

沙溪流域的《龙船歌》起源,第二种《梅列说》,我是在2013年上网看到了一篇文章《三明市区本土龙舟文化探究》,才知道这种说法也公开化了,很显然是对《三元说》的一种反驳。《梅列说》是指《龙船歌》的歌词最早的个别句子,来自祭师的念唱被模仿之后,又经文化人、龙舟活动爱好者等,不断的加以丰富,逐渐成型,换句话说,就是发展而来的,属于集体创作。梅列非遗保护协会也有编撰《三明市区龙舟文化拾萃》,以下是原文:“其中有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三元、梅列的几位民间人士发表的文章,根据对三明龙舟话体的探讨,无论是‘梅列说’还是‘三元说’,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,这首民歌产生于清朝中叶,成型与晚清时期——”我看了这样的文字,觉得还是没有提供史料出自何处,只是浮在水面上,聚在一起“说说”而已,根本没有探讨实质性的问题。例如:如何找出《龙船歌》的起源?

梅列与三元相距才十里,方言相同,风俗也基本相同,所唱的《龙船歌》只是个别字词有差异而已。每年一到端午节前夕,就会有人抬着龙船下水,同样有人打鼓领唱、吹唢呐、咏唱着独特地域风俗民谣《龙船歌》,直到农历五月十三,龙舟活动才结束。作为客家人,先民们自然就把中原文化带来了,也跟沙溪的原住民文化相融合,才创造出这样的原生态民谣。毫无疑问,《龙船歌》更是梅列和三元两地共同传承下来,直到现在,已经成了非常珍贵的非遗文化遗产之一(资料来源:三明非遗网)。

“梅列说”其观点是“这首民歌产生于清朝中叶,成型与晚清时期——”思维脉络有一点是跟梅列造船文化现象有所联系,因为此地就有造船世家。从前列西封侯坊有座罗家大厝,罗家世代以造船而闻名方圆百里,就连沙县、尤溪等地都有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。常言说:近水楼台先得月,有这样好的造船世家居住此地,自然会为当地的龙船文化做贡献。人多了,龙船文化也发展起来了,龙船歌也多起来了。关于梅列造船业近三百年的繁荣状况,甚至还举例《闽商史》、《沙县史》、《福建民国史稿》、《梅列年鉴》、《明商纵横》、《梅城春秋》均有介绍。而根据《三明市区龙舟文化拾萃》一文介绍,造船大师罗友传提供的族谱,该家族自唐代晚期就到梅列开基。由此可见,在唐代梅列就有人居住。

那好,我就从梅列罗氏说起,从历代传承下来的族谱就有记载,列西的大姓罗氏,在唐初是赫赫有名的官宦世家人,从沙县移居来梅列定居,该家族必须提到一个人就是罗从彦。他是闽学奠基人和发展的关键人物,还是朱熹的父亲朱松的老师,属于原住民中的文化巨人:根据《沙县志》载:罗从彦,字仲素,先世自豫章避地南剑,因家剑浦(即今南平市),后徙沙县”。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上海书店编写、出版的《二十五史》之《宋史》部分也辑录了《罗从彦列传》,这就是历史(参考资料:福建省三明市姓氏志)

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,是梅列吴氏族谱的文字,记载着吴氏在宋代迁徙到梅列,方言地名叫“归仁里”。那么从唐代到宋代,梅列又发展到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?其实在宋朝,三明境内的文化已经发展很繁荣的状况,出现了千年难遇的文豪巨人。闽学四贤的道统相继,学术思想一脉相承,杨时、罗从彦、李桐和朱熹,都是理学大儒,被称为闽学的鼻祖。杨时求学的故事,演变成了成语“程门立雪”,家喻户晓,耳熟能详,也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。特别是朱熹,这位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和诗人融为一身,将当初的三明文化创造出具有时代的高度、历史的高度、民族的高度。从沙溪文化而言,堪称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当然,就从梅列局部而言,也会留有文化繁荣的痕迹,可以从现有保存的古建筑中,看出一些端倪。

坐落在梅列区域,地处沙溪河西岸的正顺庙,是三明地区始建年代最早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木结构建筑。祖祖辈辈口耳相传,起初是民间自发性筹资,为了祭祀宋代谢佑将军,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(公元1233年)。里外金柱均为梭柱,石柱础为素面覆盆式,保留宋代特征。谢佑出生何年,无考,原居白水村(今三元区中村乡),后迁居历西(今梅列区列西)-----北宋元祐二年(公元1087年),谢佑功成化羽,之后才建祠奉祀,宰相李刚上表朝廷,为谢佑请功,于是朝廷敕封谢佑为“广惠将军显烈尊王”。南宋淳熙十六年(公元1189年),宋孝宗赐“正顺庙”额,南宋绍定六年(公元1233年)七月,乡民们建成“正顺庙”。现存主要木构架为明代之物,斗拱、柁墩、雀替等构件颇具地方特色。历史上,此庙并未被毁,只是修缮。

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到:“从南宋绍定六年(公元1233年)七月,乡民们建成了‘正顺庙’。现存主要木构架为明代之物,历史上,此庙并未被毁,只是修缮。”那么问题在于“宋代最初建成此庙的木架构去哪了?怎么毁灭的?至今查不到历史记录,而明朝何年建成的木构架,也没有明确标明,这就给后人研究这段地域文化造成了无法找到史料依据的尴尬局面。可以这样说,沙溪流域《龙船歌》起源,所谓的“梅列说”,同样忽视了从唐代到明代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现象。

仅从宋代的历史,以及梅列乡民能建成“正顺庙”一事来辨析,可以说此地的经济、文化、人文状况,足以起源《龙船歌》。虽然有些事件随着岁月的流失,已经抹去痕迹,飞灰湮灭,但是没有找到记载的史料,并不等于没有发生。即使“谜底”无法解开,或许只有“正顺庙”的基石是用另一种方式,向后辈人默默地阐述着谜面。然而我还是相信,沙溪河滚滚不息,承载着曾经拥有的历史,尽管有些事件已经沉入水底,至少天会知、地会知。

虽然元朝被纳为中国历史的一个朝代,也属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,但从中国文化大背景而言,并不是以汉文化为主流,等于农耕文化被游牧文化拦腰砍断过一次。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是要有官方的支持,搜狗百科的“道县龙舟”有这样的文字:“据记载,明朝万历三十六年,州官韩子祁道州百姓40艘龙舟全部没收,用其架在潇水河上,做了‘水南浮桥’。另一年,州官借口维护治安,禁止潇水竞技——”每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知识分子是中流砥柱,可元朝就把知识分子打成了“臭老九”。就连威尼斯商人来到中国,随后口述,有人执笔写下的《马可波罗游记》,都没提到中国的象形文字,以及汉人吃饭用筷子这样的一种常见习惯,可见一斑。

无可置疑,沙溪流域的《龙船歌》是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原生态民歌,就从沙溪两岸的历史文化现象而言,我认为不可起源在清朝,因为同样不是汉人的天下。众所周知,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,体现集体团结的力量。我近几年常常上网查看一些资料,以及全国各地有在网上发表关于当地龙船歌的文章,但从未看到哪一地龙船歌是在清朝起源之说,难道唯有三元和梅列是例外吗?

只要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,都很清楚,传统文化再一次被拦腰砍断,三明龙舟文化也不例外。要说清楚来龙去脉,还得用很多文字阐述,只要查看一下三明的建置沿革,以及三元和梅列几个大姓的族谱:李氏、邓氏、吴氏、谢氏、罗氏、等等,再看看岩前十八寨有多少古迹,就能做一些参考。我只希望大家谨慎行文,相传就是相传,查到史料才是正事,还祖先应有的荣耀。

如果三元人没有提出《三元说》,估计梅列人就不会将《梅列说》公开化。其实三元人是有些依据,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,四坊八堡大做龙船,也有人创作新的龙船歌词,巧的是我家门外就是宽大的晒谷坪,一时间,到了晚上就会聚集很多人,自然会谈到龙船歌。我都听本堡的几个老人说过,他们曾经看过清朝的木质刻版《三元龙船歌》。当年我还是木匠,为百姓盖房子,吃百家饭,认识的人就多了。每每吃晚饭时,总是边喝酒边闲谈,同样也听别堡的老人说过,是有清朝的木质刻版《三元龙船歌》,可以下这样的结论,祖辈就有《三元说》。

还是用历史文化现象来辨析,先从大背景而言,康熙二十二年(公元1683年)出兵,收复台湾,此后在台湾设一府,隶属福建省。康熙要做中华千古一帝,励精图治,采取一系列措施,曾下诏:“盛治之世,余一余三,盖仓廪足而礼教兴。”轻徭蒲赋,与民生息,体现出“家给人足,而后世济。”以及康熙对朱熹的评价:“宋儒朱子,注释群经,阐发道理——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,朱子之功,最为宏巨。”这也让闽域之人进入了孔庙,也让父老乡亲大快人心。沙溪流域在明末清初大兴土木,几个大姓的大栋宅,都是那时候平地而起。这里是朱熹的故乡,气候适宜,土地肥沃,鱼米之乡,富裕之地,崇文重教,正好遇上了一个发展民间文化的时代。加上民间相传,在清朝封屈原为“靖楚江王、忠烈王”,又一次迎来了龙舟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,将被明代中叶已经覆灭过一次,原本就快断代的风俗龙船歌,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创作,于是才有可能创作出一百多首。我从未听梅列人讲过,祖辈就有清代木质刻版的《梅列龙船歌》,而三元人更执着,祖辈就有印制成册,这也符合三元和梅列人的文化性格。即便是当代,三元人在发展龙船歌这一范畴,文化性格依然倔强!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关注我们:微信订阅号

官方微信

官方APP下载

项目服务热线:

0598-8337-034

项目申报单位地址: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三明市少儿图书馆

技术和运营服务:三明市同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邮编:365001 Email:2937292294@qq.com

Copyright   ©2015-2016  龙舟文化资源库Powered by©Discuz!技术服务:同道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