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文修与梅列龙船歌 李双福 最近有幸参与梅列龙舟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,使我能够近距离了解本地龙船歌。从收集整理的龙船歌词全文看,梅列龙船歌有116首,绝大部分为七言四句,也有个別是六言一句的,凡六言一句的中间必是停顿格。歌词内容大多是历史故事和传说,历史故事和传说也都是民间喜欢的,歌词既浅显昜懂用本地方言传唱又朗朗上口,韵味悠长,非常耐听。 记得小时候住在三元崇宁堡时,每逢端午节前夕,族长老派人到家里通知,要求每家派男丁参加划龙舟赛。那时节,乡里间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,看到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包粽子,邻里间也不时听到老者在哼唱着龙船歌,一群小孩围绕着老者跟着唱,那印象时至今曰还记忆犹新。在我记忆深处,唯一会唱几句的本地人的歌就是龙船歌,依稀记得完整的四句唱词是:后门杉树几千年,请得鲁班来造船。造得船来水上走,划船弟子保安康。原来还记得几首,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遗失在记忆的长河里。每当小辈们问起龙船歌是谁作的时,老一辈们都会说是进士邓文修所作。 邓文修,三元城关人,生于公元1645年,卒于公元1728年,享年84岁。清朝康熙12年(公元1673年)进士。据记载,清康熙12年,29岁的邓文修进京赶考,一举考中进士。返回乡里的邓文修受到乡里人的尊敬,乡里出了进士,这是乡里开天辟地头一回,祝贺是少不了的,因他给乡里带来了荣耀,乡里人觉得特别有面子,在教育子女时,都拿他做榜样,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,将来也考取状元,获取功名。平时乡里有一些事,如庙会、请神、祭祀也会请他参加,每年端午节前龙船竞赛当然也少不了他。 有河的地方就有船,有船的地方就有龙舟赛。端午赛龙舟,是为悼念屈原大夫,这是妇孺皆知事情。最早当地人赛龙舟是没有歌词的,划龙舟原本是乡里人自娱自乐的事情,为了增加趣味性各堡各坊之间搞起了比赛,为了争取胜利,划船的汉子们喊着嗨哟!嗨嘿!的号子,出桨整齐划一,听着鼓手的鼓点喊着统一的号子,挥舞着划桨一入一出,龙舟在水面上飞快前进。龙舟之间你追我赶,河边上的大人小孩都在为他们呐喊加油,孩子们开心得忘了时间忘了一切。 为了庆贺龙舟赛事,乡里人请来戏班助兴,敲锣打鼓,吹起唢呐,唱起戏文倒也热闹非凡。是否是戏文激起邓文修创作热情,还是乡老清邓文修作歌,还是他为了体现自已进士名人的身份和价值,潜心创作了龙船歌,这已无从考证,但从三元、梅列原住民相传中,认定邓文修是龙船歌的原创者,这一奌得到大多数的人认同。也许邓文修在编词时考虑了乡里人没什么文化,因此以民间喜欢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主进行编排,既浅显昜懂,又朗朗上口,很快就在乡里之间传播开来,成为三明原住民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的瑰宝。 应该承认,邓文修获取功名后,既提升了三元的知名度,也对当地的本土文化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他所做的龙船歌曲延续至今,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后人在龙船歌的基础上不断的添补更新,使其更加顺畅丰满,成为现在独树一帜的梅列龙船赛歌。 有人说,梅列龙船歌与三元龙船歌不一样,如开头的歌词与过门两者不一样。其实,从梅列、三元的方言来看,都是属于闽西沙溪流域方言,它有别于客家语系,也有别于福州和闽南方言,它独立成系,别具一格,独具特色。从梅列、三元民间流传的手抄歌本看,均以七言四句为主,个别六言一句,这就充分证明了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,大部分的歌词没有变化,个别地方有自已特色,这一点也充分说明当地原住民充满着智慧,既包容又有创新,令人敬佩。
现存有争议说,歌词是出自梅列,也有的说是出自三元。从我个人掌握的资料看,歌词应出自三元。理由有三,一是三元的手抄歌本年代更早,二是三元民间收集整理的《三元龙船歌》注明为邓文修所著,没人有疑义。三是梅列、三元两地最具盛名的为进士邓文修。对于龙船歌词撰写着是谁,小时候也听长辈们争议过,有的说是进士邓文修作的,也有的说是他人写的,但印象中公推是邓文修作词占绝大多数。梅列龙船歌和三元龙船歌一脉相承,这点是毋庸置疑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