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元才子邓文修 黄奕杰 文 邓文修《三元后路邓氏家谱》传记载:“嵩公长子,字观成……生于顺治乙酉(1645年)三月十四日,卒于康熙己酉(1729年)四月三十日。康熙壬子(1672年)乡试第42名,癸丑(1673年)会试联捷第107名,是三元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清康熙年间进士。 邓文修在三元早期庙宇之一的英烈庙正堂里留下一块大牌匾。 英烈庙系明成化元年(1465年)所建,祀当地传说人物雷琼,神名太保公、太保侯王。牌匾正中是四个行楷大字,“千古威灵”,右边有“康熙壬子年立”,左边有“癸丑进士邓文修书”的字样。可知,邓文修在康熙壬子年(1672年),写下了这块牌匾,并挂在英烈庙太保公头顶、正堂侧檩之下。这块牌匾长约有一米八,宽约八十公分,与其他显官要人赠送给庙宇悬挂的牌匾相比,大许多,与庙的格局相比,也显得偏大,但这正显示了赠匾者的身份,唯有与大官硕儒相称的人才有资格赠予和悬挂如此大块之牌匾。四个行楷大字“千古威灵”,猷劲有力,气势磅礴,娟秀利落,松韵柳风,没有深厚的功力和圆足的修养,无法写出这样的字,足见,邓文修文学蕴涵丰厚。 而今这块牌匾穿越时空,历经三百多年沧桑,几经动乱得以留存下来——在文化大革命破“四旧”期间,英列庙内部塑像、供桌等等全被砸了,烧了,唯有这块牌匾,聪明人拿到城南豆腐厂做后门用才无人问津,得以逃过红卫兵和“红人”的打砸焚烧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宽松以后,村民拾回来,洗刷干净,悬挂回庙里。现英烈庙里这一块牌匾无疑是珍贵的文物之一。 整块牌匾已褪变成乌黑色,仿佛被火烧过一样,古旧耐忍,愈发坚硬。不知它刚刚悬挂上来的时候,是什么颜色的,是红底金字?或是黑底金字?然而不管是哪种修饰装潢,总之它挂上去的时候,应是金碧辉煌,令庙宇熠熠生辉。 现在,每当外面阳光明媚,返照得庙宇里敞亮之时,你沿着英烈庙正堂台阶走上去,抬头便为四个“千古威灵”大字闪烁在你眼前。这四字“千古威灵”,当初,一定用的是金粉鎏漆,历经三百多年,特别在粪汁的长久沤窖之后,仍然发出异于周围暗淡黑色的乌银的光芒,简直是发出异样的辉光,特别是在阳光的散射之下,仿佛灵光再现,不能不为之烁眼炫目,从而忽然扑倒在太保公前,仿佛太保公的神威法力正笼罩着你。 邓文修留下的第二个文字墨迹,也是在三元最古老的庙宇之一、重建于明万历四十年(公元1612年)的圆通堂上。是两副庙宇对联。悬挂于圆通堂正门的对联:“南来灵感无双佛,西向圆通第一庵”。圆通堂原位于沙溪河边,今城关大桥市少儿图书馆处,坐南朝北。想象当年邓文修,由北而南从门入内,走进圆通堂,金光闪闪的观音大像矗立在眼前,顿时叹感观音佛像的宏大伟岸、慈祥圆通,当即吟出“南来灵感无双佛”的诗句,赞美观音像为天下第一。三元旧城关主要布局在圆通堂西边,三元曾一直隶属于沙县,是沙县南部的一小村庄,沙县为大邑,若由从繁华的沙县来三元,正好从东向西来。当邓文修由沙县徂西而来时,他看到绿树和民屋掩映中的圆通堂雄伟逶迤的建筑架构和雕梁画栋,也要吟出“西向圆通第一庵”,可知圆通堂当时在闽西北为首屈一指的大庙。这副对联足见邓文修对圆通堂的赞叹,浓浓的梓里乡情溢于言表,足见邓文修对家乡信仰的首同认可。 悬挂于庙堂楹柱的对联:“榕影飘飘遮月色,钟声渺渺渡溪流”。位于圆通堂侧旁有一株大榕树,树主干直径五、六米,据记载“树冠直径四十多米,枝繁叶茂,四季常青,横直可复盖十四、五间房屋”(《三元文史资料》第二辑),若存留至今,不仅是三元最大最古老的榕树,也应是福建省、乃至全国最大最古老的榕树。这副对联巧妙地描写了圆通堂周围美丽的景观,每当月光朗照,微风轻拂时,抬头望见月光照着榕树洒下的斑斑树影,滑过圆通堂嶙峋奇崛的瓦楞翘脊,是何等的静寂空舒、勾人心魄。而圆通堂的钟声,每每与流经庙前的沙溪河水的潺潺声交应,发出美丽的合响,迎送明暗转瞬、昼夜更替的时光,又是何等美丽的诗意。 邓文修留下的第三个文字墨迹,是上述英烈庙的灵签。英烈庙灵签共一百签,古老本的线装签书上,豁然写有“清邓文修撰”的字样。每签分五部分,第一部分序号,即“第×签”,第二部分典故,用简要文字概述该签所取古代或民间人物故事的内容,第三部分签诗,全为规仗工整的五言四句。第四部分“解”,分别用四句四字简要文字对应解释以上四句签诗。第五部分“占”,延伸出来,占卜宜做什么和不宜做什么。若说全为邓文修作,似不可信,英烈庙从建成到康熙朝壬子年,即邓文修赠匾时,已经200余年,中间应已有签诗供民间求签者使用,或者只是草创芜杂,或者并没有一百签,邓文修只是对其进行修改润色,增删定型。签诗全用典故,无饱读诗书者不可为,“解”,言简意赅。签诗语言又质朴易懂,显系源于民间百姓口头,也不是腐儒所能全作的,因此应是民间与文人相结合的产物。稍举两签,如第十八签:“弹雀用明珠,所得不偿失。君悟个中意,不必强驰逐。”又如第九十二签:“旧巢是凄托,何必择高枝。须到罗网后,方知信是非。”可供稍稍揣摩体会一番。 邓文修留下的第四个文字墨迹(文革被烧)是《三元龙船歌》。据三元民俗文化理事会于2009年端午编的,《三元龙船歌》的油印本“前引”上,写明“此歌谣产生于清代,是由康熙12年进士邓文修(1645-1729年)所作,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。”然而,我以为与前面“太保灵签”一样,亦只是原已存在于民间口头,在此基础上由邓文修搜集整理付印而已,说全由邓文修“原创”同样不可信。龙船歌充满民间新鲜活泼的口头语言风格,如“左脚上船右脚开,大铜小角吹起来。人人莫笑衣衫湿,踩在龙门跳出来。”全然是划龙船人一边上船一边开口豪爽地唱歌的生动募写,这样的口语风格,向来与文人雅士的诗文不相干。又如“刘备军师是孔明,火烧赤壁满江红。周瑜用计高天下,赔了夫人又折兵。”乃得自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故事。《三元龙船歌》共一百余首,绝大部分七言四句,都朗朗上口,易于传唱。至今“每年农历端午节龙舟竞渡之时,沙溪河畔鼓声点点,人头攒动,河面上飘荡着古朴、雄浑、高亢的《龙船歌》歌声,为佳节增添浓厚的喜庆,欢乐和拼搏向上的气氛。”(引自《三元龙船歌》) 《三元龙船歌》油印本冠首还有一首谱成曲可唱的《三元龙船歌》,亦注明“古词曲:邓文修(清)”。“后门杉树几千年,请得鲁班来造船。造得船来水上走,划船弟子保安康。轰轰热烈逍遥船,少年亲切划龙船。”第一句道出了三元端午划龙船的久远历史和三元人高超的造船技艺。第二句说明年年端午来划龙船之目的,十分实在,只为祈求乡里安康。第三句才是重点,少年们一起来“轰轰热烈逍遥船”,是天性的挥洒,是生灵的欢娱,是自由的赞歌。这首传唱的龙船歌,生动而朴实,简炼而准确,平凡而高远,这不仅是邓文修内心的精神体现,更是抒写了三元人对幸福的祈盼,三元人的愿望和理想。
邓文修中了进士以后,是否外出做官,目前未见文献资料上有记载。似乎从口头传说和留下的遗迹来看,邓文修中了进士后并不为朝廷所用,而是回到乡里,成日吟诗作书,和民间百姓斯混在一起,撕透于民俗和庙宇文化之中,乐在其中,并成为乡里百姓之文化翘楚,精神领袖。英烈庙灵签、《三元龙船歌》,全归在邓文修名下,而关乎本地信仰福址的庙宇大门楹联和天顶牌匾,也为邓文修所撰,而且能有这样的雍容大光,将手撰之牌匾楹联悬挂于庙堂之上,百姓惶惶然接受,顶礼膜拜。也许邓文修真是“少年亲切划龙船”、“轰轰热烈逍遥船”,终日和百姓一起,以悠游闲哉的民间文人雅士的角色,走完其漫长的近八十年的人生岁月。 |